中国都市信息网顶部展示图
中国都市信息网logo
网站首页  国际新闻  都市信息  体育赛况  港澳台 都市奇闻  都市文创  都市小说 名人访谈  都市情感  科技观察 游戏竞技  互联网
财经信息  企业环保  房产置业  教育频道  曝光台 娱乐综艺  影视热播  旅游研学 都市时尚  书画鉴赏  食品美食 医疗健康  疫情防控
搜索导航左侧广告位    
热门搜索:信息网 都市消息 都市信息 何闽旭 信息报 临沭二中 苏铁志 姜映吟 冯道墓 搜索导航右侧广告位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旅游研学 >> 内容

黄鹤楼游客量长假最后一天再创新高

时间:2020/10/9 7:45:23 点击:

    中国都市信息报讯:10月8日,国庆、中秋长假最后一天,网红景区黄鹤楼人气依然火爆。

    8日是国庆中秋长假收官日,黄鹤楼热度不减。当天共有2.45万人入园游览,是去年“十一”黄金周最后一天游客量的三倍。不仅创下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游客人数新高,还打破了长假最后一天景区游客量下降的惯例。

  最后一天游客是去年同期三倍

  今年的国庆中秋长假,“惠游湖北 打卡大武汉”免费游活动与国庆、中秋双节叠加,黄鹤楼预约热度直线蹿升。携程公布的全国景区预订热力榜显示,节前黄鹤楼预约热度,超过上海迪士尼等景区,冲上景区热度第一名。

  长假前7天,黄鹤楼日均入园游客量,保持在2.2万人左右。8日久雨初晴,虽是外地游客返程的高峰期,但黄鹤楼游客人数非但未减少,反而逆势增长。统计数据显示,8日入园人数24505人,是去年同期入园量8000多人的三倍。

  8日下午3时,记者在黄鹤楼公园东门停车场看到,等待泊车的车辆排成200米长队。在南门,排队等待入园的游客达100余人,还不断有游客前来。值勤安保人员不时用喇叭提醒:只有预约成功的人才可以入园。如果不想排队,往长江大桥方向走300米,可以从西门入园,那边人要少一些。

  记者步行前往西门。应急预约处,有好几拨游客正在向工作人员咨询,能否临时扫码预约入园。河北游客马书章等人来武汉之前,不知道游览黄鹤楼公园需要预约,所以没有预约。工作人员当场帮他扫码,预约成功后,马书章连声称谢。

  另一名游客彭彩霞则没这么幸运。下午游完东湖后,她和9岁的女儿才赶到黄鹤楼。但不巧的是,湖北省内投放的预约名额早已用完,就连追加的5000个省内名额也秒光。无法入园的她遗憾地说:“没想到今天还有这么多人来玩,下次再来。”

  服务游客、确保安全两不放松

  经过“订单初核”“扫绿码查体温”“复核订单”三道关,在第四关凭身份证,记者得以入园采访。

  在黄鹤楼主楼外,排队等待登楼的游客,一直排到了千禧钟附近。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楼内瞬时容量上限为千余人,游客必须戴口罩入楼,人与人的间距应保持在1米。

  黄鹤楼公园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保证高热度、高压力下景区的正常运转和游园安全,黄鹤楼公园内部挖潜,从相关综合部门紧急抽调了50名非一线服务人员,充实到一线为游客服务。往年只有一道验票的入园环节,增加至3道,以确保入园游客安全。

  《夜上黄鹤楼》场场爆满

  收获浏览量过亿

  10月1日晚,《夜上黄鹤楼》行浸式光影演艺体验版正式亮相,这也是黄鹤楼1985年重建落成以来首次开放夜间体验。国庆期间,《夜上黄鹤楼》每天晚上均达到最大承载量,场场游客满员。“黄鹤楼夜间体验”“夜上黄鹤楼”“黄鹤仙子”等关键词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关注的焦点。

  央视《新闻联播》、央视新闻频道《共同关注》、人民日报以及新华社海外社交媒体等国内外媒体纷纷进行报道。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夜上黄鹤楼》已收获浏览量过亿,大量网友点赞:“太美啦!”“登上黄鹤楼看江城的万家灯火真的太棒了。”《夜上黄鹤楼》也收获了一批“洋粉丝”,有外国网友评论说:“为黄鹤楼的壮观美丽而感动,想来武汉旅游。”

  这个国庆,《夜上黄鹤楼》成为“夜武汉”新的城市地标。

  黄鹤楼首次开放夜间体验,就成了游客热门打卡地,八方来客赶来体验。张玉珠是甘肃援鄂医疗队队员,几个月前驰援武汉经历了难忘的时刻。国庆期间再来武汉,节日里美好的景象令她眼前一亮。“这次到武汉的第一站我就选择了黄鹤楼,这是武汉最具代表性景点。”张玉珠说,“上次没有时间看,今天感觉很好,武汉节日的气氛蛮浓,人们心情也很好。”

  10月1日至8日是《夜上黄鹤楼》的试运营期,后期将进一步完善提升。长假期间共有近万名游客前来体验,其中湖北省以外游客占比近四成。

 来源:网络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搜索导航右侧广告位
  • 大名:
  • 内容: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文章发布 | 在线留言 | 法律支援 | 人员认证 | 投诉建议 | 合作联盟 | 版权所有 | 本站wap手机访问
  • 中国都市信息网(www.chinadsxx.com)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阳光·绿色网络工程 |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 网络视听许可证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中国都市信息网站信息来自互联网,请谨慎采用!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撤稿,合作 请联系编辑部 QQ:709930867 电话:010-88057186 核实后处理

    中国都市信息网 版 权 所 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证0400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