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都市信息网顶部展示图
中国都市信息网logo
网站首页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军事纵横 体育赛况 港澳台 都市信息 都市奇闻 都市文创 名人访谈 都市情感 都市小说 科技观察 游戏竞技 汽车
财经信息 企业环保 房产置业 政法监督 教育频道 曝光台 娱乐综艺 影视热播 旅游研学 都市时尚 书画收藏 食品美食 医疗健康 疫情防控 互联网
搜索导航左侧广告位    
热门搜索:信息网 都市消息 都市信息 何闽旭 信息报 临沭二中 苏铁志 姜映吟 冯道墓 搜索导航右侧广告位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都市信息 >> 内容

亚洲象已在南山村附近停留了4天 象群为何“流连”这里

时间:2021/6/16 4:58:46 点击:

  象群为何“流连”这里

  从西双版纳赶路近500公里的北移野象群“短鼻”家族,自6月8日进入云南省玉溪市易门县十街乡以来,便一直在山峦起伏的十街乡徘徊,至14日,14头亚洲象已在南山村附近停留了4天。象群为什么在这里徘徊?它们喜欢这里吗?6月13日,记者深入距象群仅700多米的十街乡十街村委会南山村,现场探访这群野象的生存状态。

  宽大的大象脚印

  “看,这是田地里的大象脚印,有水桶那么宽大!”在位于南山山腰南山村附近的田地里,一个个硕大的大象脚印引人惊讶。记者把脚伸进象脚印中比较,犹如大簸箕中孩子的小脚。在进南山村的公路两侧田地里,随处可见大象的脚印,有些才出玉米苗的地里居然有密密麻麻的四五排大象脚印。

  “这些歪倒的芭蕉、玉米、水稻,都是被大象吃过的。”云南省森林总队北迁象群监测队员指着田地里的庄稼,告诉记者。只见进村公路两侧田埂上的一棵棵芭蕉腰断肢残,玉米地里齐腰深的玉米东倒西歪,稻田里的大象脚印虽然被水淹没,但可看出被大象踩出的一条条水路。

  在上山进村的公路路面上,随处可见长条的芭蕉枝叶,这是人们为象群投放的美食,可大象们似乎并不领情,而是更喜欢田地里生长的粮食作物。

  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陈明勇教授率领地面跟踪监测队伍一直在现场指挥部指导监测北迁象群。他告诉记者:“目前雨季来临,象群移动不便,这里玉米、芭蕉等农作物生长茂盛,大象爱吃,不会很快离开此地。”

  陪伴象群的勇士和“天眼”

  “14头野象正在村子后山山顶上休息,它们离这里仅有700多米。”玉溪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副大队长罗家权边说边往南山村后面的山顶一指。顺着他指的方向,只见并不太高的山顶有一片树林,接近山顶的山坡长满荒草灌木。罗家权说:“象群就在那片树林后面。”

  玉溪警方和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监测象群的无人机监测点就设在南山村村民张真林家的二楼露台上。一台黑色的无人机缓缓降落在露台上,罗家权迅速为无人机更换了电池,在身旁同事的遥控下,无人机腾空而起,往山顶象群方向飞去。无人机飞行高度300米,处在不会惊扰象群的高度。

  紧接着,森林消防总队的无人机也腾空而起,共同用无人机“天眼”对象群进行24小时持续监测。监测实时图像直接呈现在操作无人机的消防员身旁的电脑屏幕上。从无人机“天眼”往下看,只见密林之中依稀可见大象们倒在草地上正在酣睡,还有两头象站立一旁。正在操作无人机的消防员杜伟告诉记者:“白天天气热,大象就在山上睡觉,有两头象在站岗。等下午5时左右天气凉了,他们就下山到田地里觅食。”

  陈明勇等专家反复强调,野象不仅有憨厚可爱的一面,也有凶猛危险的一面。

  “我们已经和象群遭遇过四五次了,在红塔区刚刚转场到草坝村,正在安装设备准备监测象群时,突然看见象群正从旁边大摇大摆地走过。”罗家权说。

  监测队伍面临的危险不仅仅有与象群的突然遭遇,还有降大雨时必须由监测人员接近象群人工监测,因为大雨时无法使用无人机。“6月11日晚上下大雨,我们监测小组3名队员穿着雨衣打着雨伞,去南山村附近田地里寻找监测象群,雨太大看不清,等雨停时,才发现象群离我们只有四五十米。”昆明森林消防监测队员旷育禹平静地讲述着那个惊魂之夜。

  据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野生亚洲象搜寻监测分队负责人王捷介绍,森林消防部门先后调集总队机关、昆明支队、大理支队精锐力量共5车20名指战员,携带无人机、红外夜视仪等无线通信装备器材,编成5个搜寻监测小组,连续奋战18个昼夜,机动3800余公里,对亚洲象“短鼻”家族15头象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搜寻监测,为指挥决策提供了精准依据。

  第一次看到野象的村民们

  对于滇中地区的十街乡农村群众而言,北移象群是他们第一次见到的野象,兴奋和不安伴随着他们。

  “我们在房顶上都能看到野象下山,野象下山时我们都不敢在田地里干活了,我们对野象是又喜欢又害怕。”南山村村民刘云星对记者说。

  村民张真林包了两框粽子,准备拉到集镇上卖。他指着窗外百米处的一棵大树告诉记者:“前天晚上,我看到在那棵大树下有野象。政府在我家楼上监测野象,我很支持,希望这些野象能够早日回到西双版纳。”

  6月10日下午5时,十街乡着母旧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李柏接到通知,北迁象群将经过着母旧村。他马上和村干部们用广播通知疏散群众,让村民们迅速躲到自家楼上,没有楼房的村民和老弱病残人员则安置到村里的公房里。“晚上9时左右,14头大象就从村子中间的公路上走过,5分钟左右离开了村子,大象没有找东西吃,在村里没有造成什么破坏。”李柏说。

  北迁象群给村民们带来的压力,更多的是被大象取食踩踏的庄稼。村民刘云星说:“昨天我家的苞谷被大象吃了一些,今晚上可能还要被吃一些,不过我相信政府会解决的。”

  据玉溪市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刘绍宏通报,自4月16日象群进入玉溪以来,未出现因亚洲象迁移造成人员伤亡情况,但造成了一定的经济作物和设备设施受损情况。截止到6月8日,象群途径9个乡镇(街道),造成400多户群众财产受损,报损预估经济损失还在统计之中,主要以香蕉、芭蕉、玉米等经济农作物损失为主。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动植物处处长向如武表示,针对象群对沿线居民经济财产造成的损失,云南已经启动了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定损赔付补偿工作,待统计定损工作完成,将对沿线居民损失进行赔付。

  在南山村村外田间路上,一位姓刘的村民驾驶着三轮摩托准备去拉芭蕉。他笑呵呵地对记者说:“地里的芭蕉树被大象吃了,我去把吃剩的芭蕉树砍下来,拉到公路上喂大象。”

  (本报记者 张勇 徐谭)

 来源:不详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搜索导航右侧广告位
  • 大名:
  • 内容: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文章发布 | 在线留言 | 法律支援 | 人员认证 | 投诉建议 | 合作联盟 | 版权所有 | 本站wap手机访问
  • 中国都市信息网(www.chinadsxx.com) © 2023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阳光·绿色网络工程 |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 网络视听许可证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中国都市信息网站信息来自互联网,请谨慎采用!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撤稿,合作 请联系编辑部 QQ:709930867 电话:010-88057186 核实后处理

    中国都市信息网 版 权 所 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证0400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