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都市信息网顶部展示图
中国都市信息网logo
网站首页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军事纵横 体育赛况 港澳台 都市信息 都市奇闻 都市文创 名人访谈 都市情感 都市小说 科技观察 游戏竞技 汽车
财经信息 企业环保 房产置业 政法监督 教育频道 曝光台 娱乐综艺 影视热播 旅游研学 都市时尚 书画收藏 食品美食 医疗健康 疫情防控 互联网
搜索导航左侧广告位    
热门搜索:信息网 都市消息 都市信息 何闽旭 信息报 临沭二中 苏铁志 姜映吟 冯道墓 搜索导航右侧广告位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旅游研学 >> 内容

成都“观鸟热”背后生态价值转化为幸福感

时间:2021/6/25 3:39:06 点击:

  都市信息中国都市信息报讯“走,观鸟去。”成都的观鸟历史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1916年,一位名叫珍·鲍尔德斯顿的美国姑娘第一次来到成都,此后她以位于华西坝校园内的家为中心,观察记录方圆十余公里范围内见到的鸟类,直到1949年离开成都为止。1969年,她将自己的观鸟记录整理总结并发表了《1916-1949 四川成都观鸟札记》一文,记录了她在30余年间观察到的103种鸟类。

  百年过后,成都观鸟会2021年3月发布的成都鸟类名录2.0版中提到,目前成都境内已知分布有鸟类21目80科511种,其中非雀形目有20目36科225种,雀形目44科286种。

  事实上,观鸟已经成为不少成都家庭的周末活动之一,观鸟活动兴起的背后,生态环境的改善功不可没。

  观鸟成为户外科普教育的重要形式

  六年级小学生

  爱上观鸟爱上大自然

  乡野走廊负责人蒋志友告诉记者,观鸟已经成为户外科普教育的重要展现形式。“2016年全年,大概只有100人参加我们的观鸟活动,人数到2017年上升到几百人,到了2018年,每年有上千人参加乡野走廊的观鸟活动。其中,大多数是家长带孩子来参加观鸟活动。”

  每年春秋两季,猛禽都会进行季节性迁徙,在此过程中,龙泉山是一个过境和暂时性的栖息地,是成都春秋季观赏猛禽的绝佳地点。从观鸟的成果看,成都观鸟会联合成都乡野走廊编制的成都猛禽观察指南已经在今年4月修订了第二版,龙泉山猛禽监测分类统计数据表显示,截至2021年5月23日,共监测到12159只猛禽。

  观鸟人数的增加背后,观鸟的场所也在逐年丰富。

  从过去的浣花溪公园、青龙湖湿地公园,到后来的江家艺苑、环城生态公园和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蒋志友介绍,现在成都有越来越多的地方可以看到丰富多样的鸟类。与此同时,城市绿地的基础设施提升也为科普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

  “公园里的环境水平、基础设施质量往往是家长决定是否带孩子参加科普活动的关键因素。”

  2020年开始参加观鸟活动的夏同学刚刚结束自己的小学学习生活,夏同学的妈妈陈女士告诉记者,孩子从五年级开始参与观鸟,从此培养起了对野生动物甚至大自然的极大兴趣。

  “参加过四五次有组织的观鸟活动后,每个周末都会带孩子在周边的景区观鸟,孩子也学会了记录、分类观察到的鸟,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科学思维方式得到了培养,一家人的身心也得到了放松。”

  陈女士认为,观鸟活动和成都生态环境的改善相辅相成。“浣花溪公园、青龙湖湿地公园、环城生态公园……成都市内有越来越多‘触手可及’的观鸟场所,在这样的环境下,我相信这一代接触大自然、喜欢观察动物的孩子以后也会为自然动物的保护研究带来更多动力。”

  生态环境改善促进鸟类数量增多

  生态价值转化助推公园城市建设

  “2016年成都共发现466种鸟类,到2021年增长至516种。”

  成都观鸟会会长沈尤介绍,目前四川记录到757种鸟类,数量位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云南,共记录到41种珍稀、特有鸟类,位居全国第一位。青龙湖湿地公园、兴隆湖、北湖、白鹭湾、锦城湖、成都植物园及四川大学等,都是成都市内较好的观鸟地点。

  “目前已知成都境内分布中国特有鸟类21种,而一个地方的生态环境好不好,鸟类很能说明问题。”沈尤介绍,根据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与成都观鸟会共同发布的报告,一季度成都平原新增黑喉潜鸟、黑颈鹤、白喉红臀鹎等3个鸟种记录。

  根据观察的结果,成都鸟类的种类和数量逐年递增,这说明成都的生态环境整体向好的方向在发展。“青龙湖湿地公园进行了分区,将鸟岛作为鸟类的保护区,而另一些区域就可以开放出来供游人游玩。最好的状态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沈尤认为,生态价值的转化在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生态价值进行挖掘和提炼,从而发展旅游、教育、运动、健康等活动,既丰富了市民生活,也丰富了业态,促进公园城市生态价值的转化。

  “生态系统还能为人们的休闲、游玩提供更多场景。以青龙湖湿地公园为例,市民游客可以在草坪上搭帐篷享受闲暇时光;小朋友来这里开展以自然生态为主的课外教育或研学活动;画家、作家、摄影爱好者来这里进行有关自然的创作……”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王培哲 摄影 王勤

 来源:不详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搜索导航右侧广告位
  • 大名:
  • 内容: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文章发布 | 在线留言 | 法律支援 | 人员认证 | 投诉建议 | 合作联盟 | 版权所有 | 本站wap手机访问
  • 中国都市信息网(www.chinadsxx.com) © 2023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阳光·绿色网络工程 |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 网络视听许可证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中国都市信息网站信息来自互联网,请谨慎采用!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撤稿,合作 请联系编辑部 QQ:709930867 电话:010-88057186 核实后处理

    中国都市信息网 版 权 所 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证0400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