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都市信息网顶部展示图
中国都市信息网logo
网站首页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军事纵横 体育赛况 港澳台 都市信息 都市奇闻 都市文创 名人访谈 都市情感 都市小说 科技观察 游戏竞技 汽车
财经信息 企业环保 房产置业 政法监督 教育频道 曝光台 娱乐综艺 影视热播 旅游研学 都市时尚 书画收藏 食品美食 医疗健康 疫情防控 互联网
搜索导航左侧广告位    
热门搜索:信息网 都市消息 都市信息 何闽旭 信息报 临沭二中 苏铁志 姜映吟 冯道墓 搜索导航右侧广告位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曝光台 >> 内容

加拿大鹅因虚假宣传被罚 “羽绒服界爱马仕”跌倒

时间:2021/9/13 0:44:30 点击:

      中国都市信息报讯:近日,常年不打折的加拿大鹅因虚假宣传登上了微博热搜。作为加拿大的本土品牌,加拿大鹅在本国也仅有9家门店,在中国门店数量则一度达到20家,2021财年四季度加拿大鹅中国市场直营渠道销售涨幅达101.4%。即便中国市场的权重达到了不能忽视的程度,加拿大鹅依旧冒着丢失市场的风险虚假宣传。当前,羽绒服市场进入饱和阶段,中国品牌快速抢占市场,外资品牌躺赢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加拿大鹅在坊间的“羽绒服界爱马仕”称号,又能保留多久?

  质疑声此起彼伏

  国际羽绒服品牌加拿大鹅近日引发了不小的关注。该品牌由于在广告中宣称使用的羽绒来自加拿大北部的“哈特莱特”地区,这一产地的羽绒品质优良且“最保暖”,与事实不符,构成虚假宣传,加拿大鹅的关联公司希计(上海)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希计公司”)被处45万元罚款,市场监管部门责令其公开更正并停止发布。随后,“加拿大鹅因虚假宣传被罚45万元”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热议:“应该改名加拿大鸭”“这点罚款也就是九鹅一毛”。

  上海市黄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在希计公司销售的190款羽绒服装中,鹅绒产品约占16.8%,鸭绒产品约占83.2%。也就是说,其销售的大部分羽绒服并非使用保温性能更出色的高蓬松度鹅绒,而是使用了蓬松度较低的鸭绒,因此,希计公司以偏概全地称产品所使用的羽绒“优良且最保暖”,与事实不符。

  记者走访了位于三里屯的加拿大鹅专卖店。对于羽绒成分问题,店员也直言,大部分的热门产品都是用的鸭绒,只有少数产品是鹅绒,“鹅绒和鸭绒只是重量上会有区别,鹅绒会轻一些,对我们品牌来讲,保暖效果没有区别”。

  在中国市场遭到处罚的加拿大鹅,在海外市场一直因不环保而被抵制。记者浏览海外社交媒体instagram发现,众多海外网友对于加拿大鹅采用狼毛作为羽绒服毛领发起过多次抵制。话题#canadagoosekills#中有5000+的相关文帖。英国留学生菲菲(化名)也告诉记者,在英国多个城市都见过抵制加拿大鹅使用狼毛的示威游行,尤其是近年来更为明显。

  常年掘金中国市场

  进入中国数年,加拿大鹅给中国消费者留下了高价格、不打折的固有印象,外加快速开店,使其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在加拿大鹅专卖店内,记者询问店员夏末秋初买羽绒服是否会有折扣,店员表示:“没有折扣,以后也基本不会有,常年都不打折。”CANADA GOOSE官方旗舰店客服同样表示:“我们常年都没有折扣。”

  相比于大多数羽绒服的价格,加拿大鹅羽绒服的价格基本在万元上下,可谓是高昂。即便是价格昂贵、常年无折扣,该品牌在中国的销量却曾取得明显增长。

  加拿大鹅2022财年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在截至6月27日的三个月内,加拿大鹅销售额同比大涨116%至5630万加元(约合人民币2.86亿元),但净亏损达到5840万加元(约合人民币2.97亿元)。期间,加拿大鹅中国市场直营渠道销售涨幅达到188.7%,在2021财年四季度该数字为101.4%,中国市场门店的扩张起到了关键作用。

  据加拿大鹅官网信息显示,加拿大鹅自2018年底在中国开出首店以来,截至目前在中国市场共有20家店。而这个数量已远超加拿大鹅在加拿大本土的9家店铺数量,成为全球之最。

  加拿大鹅首席执行官Dani Reiss也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们在中国大陆市场的业绩已经恢复增长,并且数字业务也在加速发展当中。”

  由此可见,中国市场对于该品牌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未来加拿大鹅在中国的开店计划等问题,记者联系了品牌方总部,但截至发稿暂未回复。

  外资品牌躺赢时代结束

  伴随着此次事件舆论的发酵以及国货品牌的崛起,被网友称为“羽绒服界爱马仕”的加拿大鹅,地位似乎也难以坐稳。

  在加拿大鹅的相关话题下,有网友直言,“国产品牌不好吗,买这个不就为了标吗”“我们换波司登吧”。近年来,像波司登这样的国货品牌不断吸引着广大消费者的目光。6月23日,波司登公布的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3月31日,全年营收达135.165亿元,同比上涨10.9%;权益股东应占溢利达17.096亿元,同比上升42.1%。

  独立经济学家王赤坤认为,中国的羽绒服市场已经过了高速发展期,现在行业处于成熟阶段,市场监管局处罚事件也是行业成熟的标志。“行业发展红利消失,外资品牌不但要与国产品牌激烈竞争,还要与环保人士斗争。躺赢时代结束,企业只能挖空心思做运营,如若不甚,还可能出现退出中国市场的窘境。”

  王赤坤进一步指出:“国际产业正在转移,国内品牌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羽绒服的市场已是存量时代,竞争激烈,此消彼长,缺乏本地优势和成本优势的欧美大牌、日韩品牌显然处于弱势一方,此时国产品牌也应占领这些国际品牌空出来的市场。”

 来源:网络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搜索导航右侧广告位
  • 大名:
  • 内容: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文章发布 | 在线留言 | 法律支援 | 人员认证 | 投诉建议 | 合作联盟 | 版权所有 | 本站wap手机访问
  • 中国都市信息网(www.chinadsxx.com) © 2023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阳光·绿色网络工程 |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 网络视听许可证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中国都市信息网站信息来自互联网,请谨慎采用!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撤稿,合作 请联系编辑部 QQ:709930867 电话:010-88057186 核实后处理

    中国都市信息网 版 权 所 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证0400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