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都市信息网顶部展示图
中国都市信息网logo
网站首页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军事纵横 体育赛况 港澳台 都市信息 都市奇闻 都市文创 名人访谈 都市情感 都市小说 科技观察 游戏竞技 汽车
财经信息 企业环保 房产置业 政法监督 教育频道 曝光台 娱乐综艺 影视热播 旅游研学 都市时尚 书画收藏 食品美食 医疗健康 疫情防控 互联网
搜索导航左侧广告位    
热门搜索:信息网 都市消息 都市信息 何闽旭 信息报 临沭二中 苏铁志 姜映吟 冯道墓 搜索导航右侧广告位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法监督 >> 内容

物价上涨影响都市居民生活 需从供给端入手解决

时间:2021/11/11 0:58:23 点击:

      中国都市信息报讯:11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10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CPI同比上涨1.5%,较9月涨幅扩大0.8个百分点,结束持续四个月的下行走势,PPI则同比上涨13.5%,涨幅较9月扩大2.8个百分点。

  这一数据表明,代表工业品和消费品原材料价格的PPI继续大幅上涨,CPI的涨幅扩大一倍,则说明原材料涨价已开始传导至终端消费品,而PPI与CPI剪刀差扩大到12个百分点,意味着后期终端消费品价格上涨压力加大。

  当然我们最关注也最担心的是物价上涨,目前看这一趋势正从各个层面体现。最近,多家上市公司发布提价公告,原因无一不是受成本上升压力推动,这些公司既有与居民日常饮食相关的海天味业、恒顺醋业、加加食品、安琪酵母、海欣食品、天味食品等,也有玖龙纸业、金光纸业、中顺洁柔(18.100, -0.08, -0.44%)等文化生活日用品。而且,相对于品牌力强的公司往往采取直接提价的方式,品牌力较弱或者行业处于下行周期的公司,则会通过换包装、规格等方式推出单价更高的新品,逐步替代老品,实现变相提价。

  一般而言,物价上涨由需求推动,即经济过热需求旺盛引发,但这一次似乎有所不同。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一年多至今,中国经济大部分领域已复苏至疫情前水平,居民消费则相对滞后,已成为经济全面复苏的重要阻碍因素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8057亿元,两年平均增长仅3.9%,不仅远低于疫情前水平,还滞后于GDP增速。

  为何在需求不振的背景下出现物价上涨?问题出在供给端。今年以来,原材料价格纷纷上涨,10月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价格上涨的有36个,分行业来看,除煤炭外,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涨幅在12.0%~59.7%之间,较上月有所扩大。

  既如此,应在物价上涨幅度扩大之前,着重从供给端综合施策,保供稳价。以近期国家层面对煤价上涨过快采取保供应等措施的效果来看,本月以来,煤炭价格已经开始持续回落,期货现货价格均已回落至1000元/吨以下,接近年初大幅上涨之前水平。煤价回落后,电厂发电积极,缺电现象不再,北方农村居民取暖用煤支出负担也大幅减轻。

  因此,针对部分主要受限产影响导致价格上涨的原材料,有必要根据经济情势的发展优化相关政策。限产是此前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提出,如果能源供应出现问题,理应适时优化。正如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主持召开国家能源委员会会议时所言,供给短缺是最大的能源不安全,必须以保障安全为前提构建现代能源体系。

  而对于类似国际原油等进口原材料上涨和海运运费上涨等因素,虽然很难影响价格的变化,但可以通过有针对性地缓解相关企业成本上涨压力,如加大减税降费力度、提供融资便利等,弱化对终端消费品价格的传导。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这一轮物价上涨的主因并非流动性宽松,但坚持稳健中性仍是我们货币政策的目标。当前,物价指标出现上行,物价上涨预期有所抬头,应管好货币总闸门,避免刺激市场预期,给物价上涨再添“一把火”。

  可以说,原材料价格上涨传导至终端消费品已势不可挡,务必尽快采取措施,从供给端的源头入手,减缓或止住物价上涨趋势,以免增加居民日常支出,让原本不振的居民消费雪上加霜。

 来源:网络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搜索导航右侧广告位
  • 大名:
  • 内容: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文章发布 | 在线留言 | 法律支援 | 人员认证 | 投诉建议 | 合作联盟 | 版权所有 | 本站wap手机访问
  • 中国都市信息网(www.chinadsxx.com) © 2023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阳光·绿色网络工程 |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 网络视听许可证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中国都市信息网站信息来自互联网,请谨慎采用!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撤稿,合作 请联系编辑部 QQ:709930867 电话:010-88057186 核实后处理

    中国都市信息网 版 权 所 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证0400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