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都市信息网顶部展示图
中国都市信息网logo
网站首页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军事纵横 体育赛况 港澳台 都市信息 都市奇闻 都市文创 名人访谈 都市情感 都市小说 科技观察 游戏竞技 汽车
财经信息 企业环保 房产置业 政法监督 教育频道 曝光台 娱乐综艺 影视热播 旅游研学 都市时尚 书画收藏 食品美食 医疗健康 疫情防控 互联网
搜索导航左侧广告位    
热门搜索:信息网 都市消息 都市信息 何闽旭 信息报 临沭二中 苏铁志 姜映吟 冯道墓 搜索导航右侧广告位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互联网 >> 内容

“元宇宙”乱象调查:A股非理性炒作未完 “培训”破圈竟然日赚超9万元

时间:2021/11/18 7:09:55 点击:

      中国都市信息报讯:记者 李 冰 自今年3月份在线游戏平台罗布乐思纽交所上市以来,元宇宙概念的热度一直在全球持续。虽然元宇宙作为“未来”没来,但相关的泡沫、骗局等乱象却不请自来。

  今年8月底,借着字节跳动收购Pico消息的刺激,“元宇宙”在A股市场仿佛一夜之间大火,以中青宝(37.190, -0.49, -1.30%)为首的相关概念股更是持续暴涨!A股市场上的炒作还未罢休,又一个乱象疾驰而至:借元宇宙“培训”之名,行破圈急敛财赚快钱之实。

  培训课“鱼龙混杂”需辨别

  消费“元宇宙”亦需理性

  “我自己并不太了解什么是元宇宙,但也知道‘蹭’上了元宇宙概念就如同站在了风口之上,猪都能飞起来。”一位虚拟币投机者张华(化名)笑着对《证券日报》记者这样说。

  事实上,记者接触张华已有半年之久,30岁的张华(化名)是某元宇宙概念微信群活跃成员,一位资深的虚拟币投机者。交流中,张华说,元宇宙概念“风起”,让他再次兴奋起来。他说,自己从不参加元宇宙的相关培训,但听闻有不少人参与其中,“懂不懂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站在风口上”。

  张华所说的火热的“元宇宙培训”现象,记者已关注多日。尤其是日前那则元宇宙培训“盛况”的截图刷屏微信、微博圈。某新浪微博知名财经博主晒图显示:网络课程《元宇宙第一课》日新增用户370人,日活跃用户上千人,累计用户7292人,累计付费用户2673人;日收入超9万元,累计收入高达150万元以上。

  随后记者下载了某培训类APP。在APP上记者翻阅课时发现,有个名为《元宇宙6讲》的培训课程价格为29.9元,截至11月17日下午,学习人数已达46047人。据记者近日连续观察发现,学习人数每日以超百人的速度在上涨。记者为此给他们算了笔账:在不考虑折扣下,该网课总收入已超100万元。根据其课程试听人数显示,6节课中每节课均有至少3万人参与。

  记者在听课评价区留言中看到,有参与培训的学员给出2星差评,并称“技术还不成熟,内容也不成熟”。也有人评价称,“听完也不是很懂”,甚至有人参加完培训在评论区陷入疑问,“我生活在虚拟世界里吗?”

  记者随后接触了一位听过元宇宙上述培训课程的成员赵平(化名)。他告诉记者,听完培训课后,内容不太听得懂,只是了解了大概趋势。当记者进一步询问后,他却沉默了半天没说出个所以然来,只是回复说,“怎么说呢?什么都要学一学。”

  对于这一乱象,宝新金融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元宇宙是近期很火的热点,很多人在一夜之间还无法理解这个概念。因此有机构或专家推出相关的普及课程和前沿的培训课程并没有什么问题。这对于想要迅速了解热点知识的人来说也是雪中送炭。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元宇宙概念尚未有清晰定义的情况下,所谓的相关培训课程内容是否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相关培训机构是否有资质证书,是否真的有干货,又是否真的与其售卖价值相符,这些都值得参与者慎重考虑。”

  这几天,随着《证券日报》记者对此乱象调查的不断深入发现:近期开设元宇宙培训课程的平台越来越多。大致上内容也有不少雷同,包括“元宇宙到底是什么?”“元宇宙的技术逻辑是什么?”“元宇宙乡村振兴”“元宇宙通证”“元宇宙玩具”等。不过,“元宇宙乡村振兴”的课程还是非常吸引记者的。于是记者深入了解课程,结果却发现,其内容主要是邀请专家来分享如何通过大数据来对乡村经济进行更好地治理以及如何更好地实现乡村的信息化建设。这实在是一种“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

  另外,记者在某平台开设的名为“元宇宙开发者训练营”的课程中看到,该课程主要分为三个模块。第一模块包括“从区块链到元宇宙”的概念介绍和“区块链游戏”背景介绍等;第二模块包括用相关游戏案例带学员制作区块链游戏了解智能合约并尝试实操NFT上链等内容;第三模块包括教学员使用一个完整的项目框架以及模块组成去搭建一个Dapp以及如何完成钱包的交互工作等。

  对此,易观高级分析师苏筱芮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需要看清楚的是,目前大多数人对元宇宙概念基本上是处在一知半解的状态。市场仍处于鱼龙混杂的环境之中,所谓培训机构及讲师也未必真懂元宇宙。如果仅是免费普及的公开课可以说是为了蹭热度,但若是高收费的培训内容,且不完全符合课程标题内容,那就有借元宇宙获不当收益之嫌了。”

  “现阶段元宇宙实际上还只是处于初步提出概念的阶段,离真正商用落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元宇宙培训本身是好事,但也需警惕一些培训课程只是为了蹭热点赚钱而套用元宇宙概念实施电信诈骗、非法集资、网络传销等违法行为。”博通咨询资深金融分析师王蓬博这样提醒消费者。

  借“元宇宙”挖矿炒币

  更需加倍警惕

  除了上述元宇宙培训乱象外,记者还发现了一些借“元宇宙”挖矿炒币的不法现象。在记者卧底的多个超1800名成员的所谓与元宇宙相关的QQ群里看到,大家讨论元宇宙技术及培训几乎没有,多数是在探讨如何炒虚拟币、如何挖矿。更有一个胆大的QQ群,甚至发布了项目白皮书。记者在该白皮书愿景一栏中看到:某101立志打造元宇宙与NFT相辅相成的新型币圈模式,以艺术为主,打造NFT游戏板块与金融理财相结合的新型价值理念等。

  世界经合组织区块链政策专委会专家王娟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目前市面上较多的所谓元宇宙概念鱼目混珠,甚至还有一些币圈企业改头换面,投资、培训类企业更是‘换汤不换药’。把自己熟悉的体系,区块链、云技术、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一股脑打包,嵌套一些投资项目和品牌宣传等。因此,消费者必须睁大眼睛以防上当。

  王蓬博告诉记者说,“元宇宙目前还只是初步提出概念的阶段。当前重要的仍然是脚踏实地,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对于一些以培训或是投资名义的过度炒作和包装元宇宙概念的行为,应坚决予以抵制。”

  苏筱芮则提出了三条建议供消费者参考:一是“元宇宙”产业尚未成熟;二是对相关收费机构、收费人员的真实身份、展业资质等进行了解;三是要明确自身的消费需求,对涉资金交易保持警惕性,穿透“元宇宙”外壳后根据特征观察其是否为电信诈骗、非法集资、网络传销、虚拟数字币(ICO及挖矿)等违法违规行为,应及时上报相关部门来加大查处力度。

  上海君澜律师事务所的栾靖宣律师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目前在元宇宙概念大火的背景下,或有不法分子想要借此牟利,普通人很容易掉入陷阱,建议要格外小心分辨。

 来源:网络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搜索导航右侧广告位
  • 大名:
  • 内容: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文章发布 | 在线留言 | 法律支援 | 人员认证 | 投诉建议 | 合作联盟 | 版权所有 | 本站wap手机访问
  • 中国都市信息网(www.chinadsxx.com) © 2023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阳光·绿色网络工程 |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 网络视听许可证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中国都市信息网站信息来自互联网,请谨慎采用!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撤稿,合作 请联系编辑部 QQ:709930867 电话:010-88057186 核实后处理

    中国都市信息网 版 权 所 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证0400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