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都市信息网顶部展示图
中国都市信息网logo
网站首页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军事纵横 体育赛况 港澳台 都市信息 都市奇闻 都市文创 名人访谈 都市情感 都市小说 科技观察 游戏竞技 汽车
财经信息 企业环保 房产置业 政法监督 教育频道 曝光台 娱乐综艺 影视热播 旅游研学 都市时尚 书画收藏 食品美食 医疗健康 疫情防控 互联网
搜索导航左侧广告位    
热门搜索:信息网 都市消息 都市信息 何闽旭 信息报 临沭二中 苏铁志 姜映吟 冯道墓 搜索导航右侧广告位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食品美食 >> 内容

海南鸡饭缘何风行东南亚经久不衰?

时间:2022/1/29 8:25:35 点击:

      中国都市信息网讯:海南鸡饭在海南人迁移到南洋的过程中产生。历经一个多世纪,鸡饭由海南本地常见饮食,逐渐演变为东南亚华侨华人的特色饮食文化,最终成为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国菜”。

图:海南鸡饭

  海南鸡饭风行东南亚的文化密码是什么?对海南自贸港建设文化软环境,以及中外跨文化交流有何启示?

  新马“国菜”海南鸡饭

  在新加坡,海南鸡饭非常大众化。从街边咖啡店、购物商场到高档酒楼,都有鸡饭踪影。

  新加坡新瑞记鸡饭店经营20多年,营运总监庞艺玲介绍,该店的传统白斩鸡融合了广式做法,让鸡饭成为庆祝节日的食物。

  新加坡三喜海南鸡饭店股东代表何瑞州祖籍海南文昌。他父亲1930年前后从海南来到新加坡,从厨师开始打拼,之后开了这家店。“大多数外国游客来新加坡旅游,都会点上一份海南鸡饭。”何瑞州说。

  马来西亚槟城也有多家鸡饭店。林日丹先生是老字号“文昌海南鸡饭店”第二代传人。为适应年轻人和当地马来人、印度人口味,他们改良传统海南鸡饭,创新烧鸡做法,颇受民众青睐。

  同时,海南鸡饭作为东南亚的美食代表,受到文化界关注。

  知名电影人张艾嘉曾拍摄电影《海南鸡饭》,讲述一位中国移民新加坡单身母亲,依靠经营“海南鸡饭”餐厅,独自将3个儿子抚养成人的故事,让海南鸡饭深入海内外观众脑海。

  此前新加坡将海南鸡饭定为“国菜”,并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此举引起东南亚多国民众关注,数马来西亚反应最强烈。

  美食背后的文化印迹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社会研究室主任、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CC理事长张继焦教授对海南鸡饭在东南亚盛行颇有切身体会。

  2005年,他到马来西亚马六甲访问,一位琼籍乡亲竭力推荐海南鸡饭。他在香港访问时,一位加拿大教授知晓他生于海南海口,便夸赞新马海南鸡饭世界闻名。

  海南是中国知名侨乡,拥有390万琼籍华侨华人,分布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民族学院院长、海南大学教授张朔人介绍,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签订后,海南开始规模性海外移民。

  海南人海外移民落脚地多在东南亚。海南鸡饭原是他们的家庭主食,后成为其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一带的谋生手段。随着越来越多海南人迁移到东南亚,更多海南人投入鸡饭行业。由此,海南鸡饭成为新马一带饮食结构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开始具备更多商业价值。

  自上世纪70年代,东南亚旅游业蓬勃发展。餐饮业是旅游业支柱产业,多国意识到构建具有高辨识度的本土美食,既提升本土居民的民族自豪感,也增强本国的旅游知名度。例如,新马等国认识到海南鸡饭的国际化价值,先后将其定义为本国“国菜”。

  此后,“国菜”海南鸡饭的结构功能再次改变,以东南亚本土美食的身份融入全球化饮食市场。各国唐人街涌现出风格迥异的海南鸡饭店。

  新马通过商业包装、市场营销等手段,不断发掘鸡饭内在价值和影响力,尤其是对其“正宗性”和“版权”所属进行多次探讨争论,以扩大影响,吸引更多的海外游客前来品尝。

  张继焦认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近年来海南鸡饭的商品化程度不断提升。经营者不断创新,发掘新功能和新价值,以满足消费者和时代新需求。通过不断转变结构与功能,不但传统饮食文化得到传承,海南鸡饭文化也实现蓬勃发展。

  “海南鸡饭的‘版权之争’,让我们再次思考什么是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如何挖掘、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等问题。”张继焦认为,文化遗产既是传统文化根脉的接续和传承,也是可再生的内源性发展动力。

  海南鸡饭在海南以文昌鸡为主料。文昌鸡位列海南四大美食之首。

  张朔人表示,康熙方志《文昌县志》首次记载文昌鸡。在海南主流文化中,海南无鸡不成宴,酒席没有这道菜,被称为“无鸡之谈”。尤其祭祖,一定要供鸡。他说,“海南鸡饭体现了海南先民异乡顽强生存壮大的拼搏精神,是联结海南与东南亚的乡情纽带、文化使者。”

  海南自贸港有待挖掘文化软实力

  海南正在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受到世界关注。“海南自贸港在经济建设中不能忽视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张继焦认为,一百多年来,因为海南有几百万海外移民,其与海外一直保持着比较亲密的联系,与内地很多地方相比,海南不是一个封闭的岛屿,相反拥有一定国际化程度。

  2016年始,张继焦带领团队在海口进行田野调研。他为“海南许多文化遗产保存完整”而欣喜。“海南自贸港正在创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而旅游的灵魂是文化。”他说。

  张朔人则认为,海南自贸港建设从引资到引智,本土文化是软环境重要方面,是竞争力的另一种体现。

  国家拟在海南建设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对此,张朔人表示,海南应着力提升自贸港文化软实力,打造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海南的华侨文化、海洋文化、祭祖文化、黎苗文化、开放文化等都是海南特色文化。”张朔人建议,政府可整合社会力量一起挖掘、弘扬海南本土文化。

  “海南可从‘新加坡小贩文化:多元文化城市环境中的社区餐饮与烹饪习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借鉴经验”,张继焦说。小贩文化起源于新加坡早期移民的多元街头烹饪实践,承载了民众的日常生活记忆,折射出新加坡城市社会的多元文化融合。

  海南鸡饭对跨文化交流的启示

  当今世界,跨文化交流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张朔人表示,跨文化交流增进世界相互了解,尊重文化差异,人们享受不同文化带来的不同感受,从而促进本土民族文化的发展。

  饮食在人类日常生活中充当重要角色。中国有古语“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饮食体现某个地域、民族乃至国家的文化特色。

  饮食文化交流通常是双向的。海南移民将海南鸡饭传到东南亚,也将东南亚饮食文化引回海南。海南民间流行喝老爸茶和咖啡的习俗即来自东南亚。广西因为毗邻东南亚,近些年,南宁街头随处可见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等东南亚菜馆。

  张继焦说,随着人口流动以及旅游业发展,饮食作为人类生存基本需求,是“跨文化”交流的较好媒介。

  张继焦强调,一个地区对外开放,必须要有文化自信。从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对文化的挖掘保护看,也是从反思到挖掘再保护的过程。在亚洲,日本从欧洲发展的经验中看到欧洲本土文化遭受冲击。日本作为后发展起来的国家,还保留着很多自己的本土文化,于是,大力挖掘和保护本国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饮食、建筑等。

  “开发海南鸡饭品牌很有潜能。”庞艺玲介绍,该店已在文莱、卡塔尔签订了加盟特许经营商。海南鸡饭有着南洋饮食“中国化”和海南侨乡饮食“南洋化”的特点。她看好市场发展前景,计划到中国发展鸡饭店。

  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海南和新加坡、马来西亚‘共吃一碗海南鸡饭’,值得期待!”张继焦称。

 来源:网络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搜索导航右侧广告位
  • 大名:
  • 内容: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文章发布 | 在线留言 | 法律支援 | 人员认证 | 投诉建议 | 合作联盟 | 版权所有 | 本站wap手机访问
  • 中国都市信息网(www.chinadsxx.com) © 2023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阳光·绿色网络工程 |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 网络视听许可证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中国都市信息网站信息来自互联网,请谨慎采用!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撤稿,合作 请联系编辑部 QQ:709930867 电话:010-88057186 核实后处理

    中国都市信息网 版 权 所 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证0400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