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都市信息网顶部展示图
中国都市信息网logo
网站首页  国际新闻  都市信息  体育赛况  港澳台 都市奇闻  都市文创  都市小说 名人访谈  都市情感  科技观察 游戏竞技  互联网
财经信息  企业环保  房产置业  教育频道  曝光台 娱乐综艺  影视热播  旅游研学 都市时尚  书画鉴赏  食品美食 医疗健康  疫情防控
搜索导航左侧广告位    
热门搜索:信息网 都市消息 都市信息 何闽旭 信息报 临沭二中 苏铁志 姜映吟 冯道墓 搜索导航右侧广告位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社会热点 >> 内容

有车有房也能发起筹款并提现 水滴筹是公益还是生意?

时间:2019/12/3 8:12:03 点击:

    中国都市信息报讯:11月30日,水滴筹因一则《卧底实拍医院扫楼式筹款,审核漏洞多》的报道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该报道称,水滴筹大量招募筹款顾问,这些顾问以“志愿者”的身份在医院“扫楼”,若患者有意向发起筹款,志愿者们就开始帮患者撰写求助人的故事,但经济状况和诊疗费用缺口均由筹款顾问口头询问;而筹款金额更是志愿者和患者家属之间“商量”着确定;并且,志愿者宣称在筹到钱之后,公司不会调查筹款去向。

  相关消息一出,不少网友纷纷表示“这就是我越来越少捐款的原因”、“不要让别人的善良被过度消费”、“消费善良,以后会导致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筹不到钱”等。对于这一报道,12月2日,水滴筹回应新京报记者称,初步调查显示,线下人员违反服务规范的类似现象确有不同程度存在,同时表示报道中提及的“提成”实为公司自有资金支付给线下服务团队的酬劳,并非来自用户筹款。

  此前,水滴筹在官方微博上发布了关于“线下筹款顾问”相关报道的说明,回应称,自即刻起,线下服务团队全面暂停服务,整顿彻查类似违规行为。针对报道中提到的财产信息审核、目标金额设置、款项使用监督等问题,水滴筹称,公司皆建立了相应的审核机制,确保财产等信息的充分公示并联合第三方机构验证,同时持续跟进款项的使用情况。

  记者12月2日调查发现,不少已经进入筹款环节的水滴筹筹款项目仍显示患者诊断证明正在验证中、患者身份证件及患者合照正在验证中等字样。 新京报记者 潘亦纯

  “扫楼式”推广背后

  通过社交场景积累流量

  与国内60多家知名保险公司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推出了80余款高性价比保险产品;水滴筹称,将舍弃原来以服务患者人数为主的绩效管理方式

  据悉,水滴筹成立于2016年7月,是一个个人大病求助平台,当个人发生疾病,家庭却无力救助时,便可在该平台发布信息,寻求爱心人士的帮助。根据水滴筹方面提供的数据,截至2019年9月,已累计筹款达235亿元,近2.8亿人参与救助。

  水滴筹这样的平台的确帮助了一些有实际困难的家庭,解决看病资金问题,但近年来,筹款人审核不严格、筹款去向监管不到位等质疑的声音时有出现,也让水滴筹屡陷舆论漩涡。而扫楼式推广更让很多人质疑,其在为其保险业务导流。

  记者发现,求助人在水滴筹上进行筹款并不需要支付费用,不只如此,水滴筹还全额补助第三方身份校验费用、服务费用及审核费用。

  有业内人士认为,水滴公司首先是一个创业公司,需要盈利,公益行为也需要商业力量的支撑,必须寻求其他盈利途径,才能保证水滴筹健康持续地运营下去。

  水滴筹方面表示,水滴筹的使命在于通过社交场景积累流量,也是水滴公司社会价值最直观的体现。水滴公司也通过水滴筹搭建了一个健康保险保障的场景,通过大病筹款场景激发用户健康保障意识的觉醒。

  据悉,水滴筹所在的水滴公司旗下共有筹款、互助、保险三大业务主线,水滴保险持有保险经纪牌照,于2017年5月份正式上线,其官网显示,截至2019年6月,平台已与国内60多家知名保险公司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推出了80余款高性价比保险产品。

  但京师上海国际总部金融与房地产律师陈雷博也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营利组织做公益也要明确区分公益和营利的界限,通过公益来宣传保险从原则上来说没有太大问题,但是公益本身的开支详情应该是公开的,而如果该营利组织通过做公益来盈利,肯定是不合适的。

  “在公益实践过程中,给参与人员发一些小补贴,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发很高的工资、提成的话,那就完全违背公益目的了,也过度消费了捐赠者。在国外,公益的审核是很严格的,一些公益信托都会由律师事务所、审计机构去监督其资金用途,一旦出现问题,也会有相应的处罚措施。”陈雷博进一步表示。

  对于舆论的质疑,水滴筹也在12月2日发布了绩效管理方式的调整方案:舍弃原有以服务患者人数为主的绩效管理方式,调整为以项目最终过审的合格通过率为依据,考核围绕筹款全过程,侧重项目真实合规和服务质量维度。

  乱象

  筹款人信息并未完全经过核验即已开始筹款

  新京报记者还注意到,不少有车有房的人士也在水滴筹上发起了筹款,并顺利提现

  水滴筹方面表示,除线下团队的服务外,平台采取覆盖筹款发起、传播、提现等环节的全流程动态审核,借助社交网络传播验证、第三方数据验证、大数据、舆情监控等技术和手段对筹款项目进行层层验证。而记者发现,有不少信息并未完全经过核验的筹款项目,却已开始进行筹款,例如一笔筹款金额为20万元的水滴筹项目,该求助人宣称被确诊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并瘫痪等,已花费很多钱,万般无奈之下只能通过水滴筹发起筹款,截至目前,该笔筹款已经筹到1万6千多元,但在了解更多审核信息一栏,却显示患者身份证与患者合照正在验证中、患者诊断证明正在验证中、收款人与患者关系证明正在验证中、收款人银行卡信息正在验证中。

  在水滴筹上,这类信息并未完全验证,就开始发起捐款的项目并不少见。

  另一起筹款项目也有类似的情况,该求助人称其儿子被确诊为白血病,且极有可能需要长期治疗,因此通过水滴筹发起了爱心求助,目标筹款额为50万元。在证明材料中,显示身份证明审核通过,诊断证明资料也审核通过,但收款方信息仍显示验证中,此外,在增信补充信息中则显示,房产价值为1.2万元,而汽车价值为120万元,按照常识而言,这两项信息应属于笔误,但该笔筹款项目目前仍筹集了超9万元。

  对此,水滴筹对记者表示,将对此核实,不过至截稿未有进一步回应。

  广东法制盛邦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建平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像水滴筹这样的平台,有比较强的公益属性,其对求助人的信息,是有审核义务的,但这种审核义务是形式的审核义务,也就是说,平台至少要对求助人所发出的求助信息例如单据、病历的真实性进行审核。但目前出现了这些情况,平台自身应该自查,对于一些不符合法律规定的信息进行删除整改。

  此外,新京报记者还注意到,不少有车有房的人士也在水滴筹上发起了筹款,并顺利提现。新京报记者在水滴筹平台发现,一位有车(价值8万元,称已折旧卖不出价)、有房(价值约200万元,称还有100多万贷款未还)且家庭年收入超20万元的求助者在未变卖房、车的情况下,获捐了约43万元。

  新京报记者以此案例随机采访了多名爱心人士发现,大多被采访对象都无法接受这样的捐赠项目。广州的小李也认为“有车有房还出来要捐款,这不是和没车没房、真困难家庭抢筹款么?我觉得生病要筹款,至少也得卖车卖房后,实在不够再说,毕竟爱心人士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违法成本低

  筹款人诈捐仅被判返还筹款及支付利息

  律师陈雷博称,如果一些本身就不符合捐助条件的人发起捐助,筹了很多钱,我觉得如果这个人本身有侵占目的,那么可以告其侵占罪或者诈骗罪,进行适当处罚

  以全国首例因网络个人大病求助引发的纠纷为例,该案件于11月初在北京朝阳人民法院一审宣判,法院认定筹款人莫某在隐瞒名下财产和其他社会救助的情况下,在水滴筹平台发起筹款,并违反约定用途将筹集款项挪作他用,构成违约,但最终法院一审只判令莫某全额返还筹款153136元并支付相应利息。

  水滴筹筹款页面“发起人承诺”这一栏称:“发起人已承诺所提交的文字与图片资料完全真实,无任何虚构事实及隐瞒真相的情况,如有不实,发起人愿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北京律师协会保险专业委员会委员、保险专业律师李滨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水滴筹筹款页面的发起人承诺称,如有不实,发起人愿承担全部法律责任,但实际上,这个责任目前来看也就是返还捐助款,而没有其他的责任规定。其实上述案件已经是明显的骗捐,已经具有诈骗犯罪的特征。但实务中由于该患者家属经济上也比较困难,有关案件定性的解释尚未有明确规定,所以尚未见到有追究刑事责任的判例出现。

  记者咨询律师了解到,一般而言,公益组织属于民政局来分管。但在今年5月份发生德云社相声演员众筹事件时,民政部公开回应称,个人求助不属于慈善募捐,不在民政部法定监管职责范围内,但由于(事件)影响到慈善领域秩序规范,下一步,民政部将引导平台修订自律公约,针对群众关切持续完善自律机制,也将动员其他平台加入自律。

  据悉,2018年10月,爱心筹、轻松筹、水滴筹3家平台已联合签署发布“个人大病求助互联网服务平台自律倡议书及自律公约”,健全事前审查、提款公示、在线举报等功能,建立求助人“黑名单”,强化信用约束,提升公开透明。

 来源:网络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搜索导航右侧广告位
  • 大名:
  • 内容: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文章发布 | 在线留言 | 法律支援 | 人员认证 | 投诉建议 | 合作联盟 | 版权所有 | 本站wap手机访问
  • 中国都市信息网(www.chinadsxx.com)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阳光·绿色网络工程 |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 网络视听许可证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中国都市信息网站信息来自互联网,请谨慎采用!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撤稿,合作 请联系编辑部 QQ:709930867 电话:010-88057186 核实后处理

    中国都市信息网 版 权 所 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证0400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