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都市信息网顶部展示图
中国都市信息网logo
网站首页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军事纵横 体育赛况 港澳台 都市信息 都市奇闻 都市文创 名人访谈 都市情感 都市小说 科技观察 游戏竞技 汽车
财经信息 企业环保 房产置业 政法监督 教育频道 曝光台 娱乐综艺 影视热播 旅游研学 都市时尚 书画收藏 食品美食 医疗健康 疫情防控 互联网
搜索导航左侧广告位    
热门搜索:信息网 都市消息 都市信息 何闽旭 信息报 临沭二中 苏铁志 姜映吟 冯道墓 搜索导航右侧广告位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都市信息 >> 内容

年内10余地放开落户限制!哪些地方还会跟进?

时间:2021/7/7 1:15:04 点击:

  都市信息中国都市信息报讯:7月7日电 (董湘依)人社部近日公布《“技能中国行动”实施方案》,提出“推动将高技能人才纳入城市直接落户范围”。随着各地“抢人”升级,户籍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年内已有11地放宽落户限制。

  资料图 中新经纬 摄

  年内10余地放开落户限制

  中新经纬客户端梳理发现,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以来,青海、青岛、昆明、湖北、呼和浩特、郑州、佛山、南京、福州、泉州、漳州等11地发布了放开落户政策。

  近期,青海全面放开城市落户限制,允许在城市拥有合法稳定住所的常住人口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婚子女、父母等在当地申请落户,推动落实城市落户“零门槛”。

  7月2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青岛西海岸新区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加快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青岛西海岸新区进一步降低落户条件,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实现落户“零门槛”。

  6月17日,云南省昆明市提出,通过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健全配套政策体系等措施,促进农业转移人口有序有效融入城市。

  6月11日,湖北明确,深度放开放宽城市落户限制。取消除武汉市外全省其他地区落户限制,进一步降低武汉市落户门槛,实行省内户口迁移一地办结机制。

  5月10日,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联合出台《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实施意见》,提出进一步放宽郑州中心城区落户条件,全面放开除郑州中心城区外的落户限制。

  5月初,佛山提出,将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放开放宽城市落户条件,取消重点人群落户限制。

  今年2月,南京市人民政府发文,进一步放宽落户条件,对于城市周边四个城镇区域,持居住证者只需缴纳6个月以上社保即可落户,不再有年龄和学历限制;实施农村籍大学生来去自由的落户政策。

  此外,呼和浩特全面放开人才落户限制条件,取消直系亲属落户居住条件;放宽人员落户条件和单位集体户设置条件。福建多地放宽落户门槛,福州市全面放开落户限制,不设学历、年龄、就业创业限制,外省市人员均可申请落户,集体户设立的条件降低。漳州的政策与福州如出一辙。

  资料图 中新经纬 摄

  放开落户节奏缘何加快

  公开报道显示,2019年,内蒙古、海南、广西等纷纷提出全面放开落户。2020年以来,江苏、山东、河南等地也提出全面放开落户,加上江西、吉林、云南、青海、宁夏等省份,目前提出全面放开落户的省份已经达到15个。此外,包括石家庄、昆明、南昌、银川、福州、济南在内的6个省会实现“零门槛”落户。

  各地放开落户限制的步伐加快,背后有何深层次原因?从大背景来看,多地加快放开落户是贯彻落实中央户籍改革精神的有力举措。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提出“到2022年城市落户限制逐步消除”的目标,要求有力有序有效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

  今年国家发改委印发的《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亦明确提出,有序放开放宽城市落户限制。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广州在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采访时表示,多地开放宽落户代表了两方面的改革,一是户籍制度逐步完善和取消;二是充满活力的人力资源越来越稀缺。大的背景是中国人口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城市和快速少子老龄化面临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显现。

  “此外,从教育培训结构来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面临很多问题,特别是教学与实际或从业要求之间差距很大。”王广州说。

  值得注意的是,年内放开落户的地区基本不是一二线城市。厦门大学经济学副教授丁长发对中新经纬客户端指出,这些城市放开落户表面上是为了吸引人才,实际上最重要的是为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留住和吸引人才。一方面能够弥补当地制造业等产业人才的缺乏;另一方面,对促进当地房地产业发展也十分重要。

  资料图 中新经纬 摄

  未来谁会跟进?

  今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赵辰昕介绍,我国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基本取消落户限制,超过1亿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孙中伟教授告诉中新经纬客户端,未来的城市竞争,就是人口竞争。人口流入意味着劳动力增加和购买力提升,经济社会更有活力,而人口流失总体上会导致经济衰落,特别是年轻型、技能型、消费型人口的流失,则会导致地区经济衰落。

  “哪些城市能吸引更多的外来劳动力,就可以在区域经济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可以维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孙中伟说道。

  智联招聘课题组与泽平宏观联合发布的《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1》显示,从人才吸引力指数来看,2020年北京、杭州、上海位居前三名,深圳、广州、南京、苏州、成都、宁波、长沙跻身前十。由此可见,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尤其是一二线城市仍然是吸引人才不二选择。

  未来哪些城市会跟进放开落户限制?在王广州看来,“这取决于中央和地方的发展战略规划。”他预计,省会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区域中心城市都会陆续跟进。

  丁长发同样认为,对于市区人口1000万以上的超大城市,放开落户会比较慎重,500万~10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也可能会自主选择是否放开,50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一直是鼓励放开户籍制度的。

  孙中伟则表示,放开落户必须考虑人口分布的区域均衡。单从城市利益来看,除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宁波等,其他城市都可以放开,但是省会城市、东部沿海城市大规模放开会对其他城市产生挤压效应。(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来源:不详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搜索导航右侧广告位
  • 大名:
  • 内容: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文章发布 | 在线留言 | 法律支援 | 人员认证 | 投诉建议 | 合作联盟 | 版权所有 | 本站wap手机访问
  • 中国都市信息网(www.chinadsxx.com) © 2023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阳光·绿色网络工程 |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 网络视听许可证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中国都市信息网站信息来自互联网,请谨慎采用!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撤稿,合作 请联系编辑部 QQ:709930867 电话:010-88057186 核实后处理

    中国都市信息网 版 权 所 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证0400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