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都市信息网顶部展示图
中国都市信息网logo
网站首页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军事纵横 体育赛况 港澳台 都市信息 都市奇闻 都市文创 名人访谈 都市情感 都市小说 科技观察 游戏竞技 汽车
财经信息 企业环保 房产置业 政法监督 教育频道 曝光台 娱乐综艺 影视热播 旅游研学 都市时尚 书画收藏 食品美食 医疗健康 疫情防控 互联网
搜索导航左侧广告位    
热门搜索:信息网 都市消息 都市信息 何闽旭 信息报 临沭二中 苏铁志 姜映吟 冯道墓 搜索导航右侧广告位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都市信息 >> 内容

多地启动2022年选调生招录 抢人大战提前打响?

时间:2021/10/7 0:09:30 点击:

      都市信息都市信息中国都市信息报讯:北京10月7日电(任靖)近日,多省发布2022年度选调生招录公告,相较往年,选调生招录的笔试、面试时间均有提前。哪些人可以报考选调生?招录时间提前是否意味着各地在进行人才争夺战?
  
  多省提前发布选调公告
  
  近日,四川、贵州、天津、辽宁省等多地接连发布2022年的选调生招录公告信息。目前发布的招录公告均为定向选调,发布时间较往年有所提前。

图:多地启动2022年选调生招录

      选调生是各省党委组织部门有计划地从高等院校选调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本科及其以上毕业生。招录一般包括非定向选调和定向选调,定向选调即由各省份针对特定一所或多所高校制定的选调计划,这类公告对考生所在院校要求高。
  
  以天津为例,按照天津市2022年度定向招录选调生公告,此次招录,天津选调职位分为两类,共380个名额。单独定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2022年应届毕业生招录的职位有80个名额,重点定向教育部公布的部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022年应届毕业生招录的职位有300个名额。
  
  除招录时间提前外,不少省份的招录范围也发生了变化。
  
  如四川省第一批定向选调除2021年清北两校外,还增加了人大等10所高校;天津市也由定向35所重点高校升为定向36所重点高校,增加了中央财经大学。
  
  哪些学子可以报考选调生?
  
  根据各地发布的选调生公告,相较于公务员招录,选调生的选拔一般采取本人自愿报名、院校党组织推荐、组织(人事)部门考试考核相结合的办法。
  
  选调考生需要具有国家承认的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学士及以上学位,且一般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之一:中共党员、学生干部、获得校级及以上荣誉称号、具有参军入伍经历等(不同省份的要求略有不同)。
  
  “近几年,选调生考试招录的资格条件基本保持不变,党员(含预备党员)、学生干部、院校级表彰、参军入伍身份的学生占比较高。”华图教育研究院专家郑文照说。
  
  从选调生的招录规模来看,郑文照介绍,选调生考试由于报名条件限制极为严格,报名人数稳定于招录人数10倍左右,即招录比稳定为10:1。
  
  各地抢人大战提前打响?
  
  今年各地公务员省考招录和事业单位招聘工作相较往年普遍提前,招录时间更有利于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
  
  观察上述各地发布的选调生招录公告信息,不少省份的招录时间较往年有明显提前。
  
  奚源是天津一所重点院校的研三学生,目前已经报名了四川省的选调。刚刚看到各省发布招录公告的时候,奚源有些意外,“提前招录意味着备考的时间缩短了,确实有些担心准备的不够充分。“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选调招录时间提前一方面是为了吸引学生报考,另一方面把考试时间提前,让学生早知道结果早做决定,能够让学生早做规划,方便就业选择。
  
  “但时间提前并不意味着提前招录成为趋势,学生报考选调生要结合多方面综合情况决定,不能盲目选择。”奚源也告诉中新网,部分省份招录的提前并不会影响自己的选择。
  
  “我其实对于去哪个省份有自己的考量,浙江,四川,湖北,天津,湖南,这是我心中的排序。”奚源说。
  
  对于招录提前是否是为了提前锁定优秀人才,熊丙奇说,“招录时间提前可能确实能吸引到一部分学生报考,但是要真正吸引更多的人才,还是需要提高岗位的吸引力,重视选调生的使用、培养才最为关键。”

 来源:网络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搜索导航右侧广告位
  • 大名:
  • 内容: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文章发布 | 在线留言 | 法律支援 | 人员认证 | 投诉建议 | 合作联盟 | 版权所有 | 本站wap手机访问
  • 中国都市信息网(www.chinadsxx.com) © 2023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阳光·绿色网络工程 |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 网络视听许可证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中国都市信息网站信息来自互联网,请谨慎采用!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撤稿,合作 请联系编辑部 QQ:709930867 电话:010-88057186 核实后处理

    中国都市信息网 版 权 所 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证0400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