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都市信息网顶部展示图
中国都市信息网logo
网站首页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军事纵横 体育赛况 港澳台 都市信息 都市奇闻 都市文创 名人访谈 都市情感 都市小说 科技观察 游戏竞技 汽车
财经信息 企业环保 房产置业 政法监督 教育频道 曝光台 娱乐综艺 影视热播 旅游研学 都市时尚 书画收藏 食品美食 医疗健康 疫情防控 互联网
搜索导航左侧广告位    
热门搜索:信息网 都市消息 都市信息 何闽旭 信息报 临沭二中 苏铁志 姜映吟 冯道墓 搜索导航右侧广告位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娱乐综艺 >> 内容

不能任由娱乐圈网络“水军”兴风作浪

时间:2021/11/5 3:37:49 点击:

      都市信息中国都市信息报讯:刷好评、写推广软文、泼污水……有的一个月能挣上千元。记者调查发现,游走在灰色地带的娱乐圈网络“水军”主要是一些兼职人员,他们在网上接单,兼职做“水军”挣零花钱。
  经常浏览社交媒体的网民大概都能见到这样的情景:大量高度雷同的内容同时密集发布,而发布账号往往连个像样的网名也没有,而是一连串数字加字母的代码。这些内容往往涉及娱乐圈,如某部影视作品的宣传,哪个明星的动态活动,当然也有互踩、互撕的戏码。这些账号背后隐藏的极有可能就是在娱乐圈兴风作浪的网络“水军”。
  这些网络“水军”通过刷好评、写推广软文、泼污水等手段来赚取费用,而雇佣他们的人员或机构,则通过“水军”制造的假象来获利。双方一拍即合,甚至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还有些企业打着“公关机构”幌子专业运作“水军”生意。
  看似“水军”与雇主各取所需,实现了“双赢”,但获得这一小部分利益,是以牺牲整个网络舆论的客观评价为代价的。网络“水军”的大量存在,造成了信息的失真、评价的失衡。“一片好评”的电影,观众走进影院一看才发现可能是部大烂片;年轻人追捧的“优质偶像”,塌房后才知道原来全是靠“水军”刷出来的虚假人设。
  娱乐圈网络“水军”的横行,不仅影响了行业生态,更可能让每个网民都有踩坑的风险,让大家正常的精神文化生活受到影响,危害不可谓不恶劣。网络“水军”往往披着马甲,甄别起来有一定难度,兼职“水军”隐蔽性更强,针对他们的治理难度颇大,费时费力的同时效果可能不尽如人意。
  面对这些不良现象,相关部门首先要加大对这些有雇佣“水军”需求及倾向的企业、个人,加大监管力度,对于已实施不当行为且造成不良影响与非法获利的,要根据相关法规予以惩处。只有提高违法违规成本,才能让涉事主体长记性,并形成更加广泛的震慑效应。同时,对于组织网络“水军”的企业机构也要严惩不贷,不能任由其靠扰乱网络舆论实现不当牟利。
  另一方面,要让相关平台担负起主体责任。甄别、发现、防范网络“水军”混淆视听,行政执法部门可能囿于力量有限、技术短板等因素无法做到实时高效监管,但网络平台不存在这方面的技术问题。很多时候,平台反而乐见“水军”的存在,因为这会为平台带来流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能是平台打的小算盘。细细算账,纵容“水军”可能一时获利,却会造成平台公信力的丧失,这无疑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只顾眼前还是立足长远,平台还需仔细考量。

 来源:网络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搜索导航右侧广告位
  • 大名:
  • 内容: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文章发布 | 在线留言 | 法律支援 | 人员认证 | 投诉建议 | 合作联盟 | 版权所有 | 本站wap手机访问
  • 中国都市信息网(www.chinadsxx.com) © 2023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阳光·绿色网络工程 |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 网络视听许可证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中国都市信息网站信息来自互联网,请谨慎采用!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撤稿,合作 请联系编辑部 QQ:709930867 电话:010-88057186 核实后处理

    中国都市信息网 版 权 所 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证0400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