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都市信息网讯:记者朱艳红 最近一段时间,“外卖三国杀”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各种优惠券不断从外卖平台弹出,年轻人们下了一单又一单,其中降价幅度最大的品类是——茶饮。
自取就能0元购薄荷奶绿,几块钱的杨枝甘露,还有1块钱就能囤一箱的蜜雪冰城圣代……翻看社交平台,薅到羊毛的年轻人,一边感慨“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鸡蛋要抢”,另一边也开始担忧,商战到最后,也许受伤的只有自己的血糖。
图:糖尿病为什么盯上年轻人,原来是“外卖三国杀”
当代年轻人对糖的态度可以说是又爱又恨。既无法放弃甜甜的奶茶,“就靠这一杯治愈一天的坏心情”,又时常怀疑“喝这么多糖,怕是要得糖尿病”。在不断的摇摆中,一些人会选择走进医院,查查自己的血糖到底有没有问题。
一切正常,自然皆大欢喜,甚至可以继续“点一杯奶茶来庆祝”,但也有一部分人,会被医院确诊为糖前期,从此开始“控糖”之旅。糖前期,是指糖尿病发病前的过渡阶段。在医院检查时,会显示空腹血糖指标、糖耐量指标异常,或者两者兼有。它们指向这个人的代谢情况已经出现了问题。糖前期的脚步声很轻,除了化验单上的数字之外,患者几乎没有任何直观的感受,但它正在影响更多人的健康。
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的研究显示,截至2024年,我国糖尿病前期患者总数已经达到2.74亿,而糖耐量受损患病率已经从2011年的2.3%,迅速上升到13.3%,并预计在2050年将达到14.7%。这一数字的增长速度远超预期,背后是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深刻变化。
外卖平台的“茶饮大战”让年轻人实现了“奶茶自由”,但同时也让糖的摄入量悄然失控。一杯普通奶茶的含糖量通常在30-50克之间,而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日游离糖摄入量不超过25克。也就是说,一杯奶茶下肚,一天的糖分摄入就已经超标。
更令人担忧的是,许多年轻人并不清楚自己喝的奶茶到底含有多少糖分。市面上的“半糖”“少糖”选项往往只是心理安慰,实际含糖量仍然偏高。而“无糖”奶茶也并非完全不含糖,只是不额外添加蔗糖,但原料中的乳糖、果糖等仍然存在。
“外卖三国杀”让年轻人享受到了低价奶茶的快乐,但背后的健康代价不容忽视。糖前期的蔓延是一个无声的警告,提醒我们在追求“甜蜜”的同时,也要关注身体的真实需求。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是一时的自律,而是长期的自我关爱。或许,真正的“薅羊毛”不是抢到多少优惠券,而是如何在享受生活的同时,守护好自己的血糖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