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都市信息网顶部展示图
中国都市信息网logo
网站首页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军事纵横 体育赛况 港澳台 都市信息 都市奇闻 都市文创 名人访谈 都市情感 都市小说 科技观察 游戏竞技 汽车
财经信息 企业环保 房产置业 政法监督 教育频道 曝光台 娱乐综艺 影视热播 旅游研学 都市时尚 书画收藏 食品美食 医疗健康 疫情防控 互联网
搜索导航左侧广告位    
热门搜索:信息网 都市消息 都市信息 何闽旭 信息报 临沭二中 苏铁志 姜映吟 冯道墓 搜索导航右侧广告位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频道 >> 内容

填志愿如何巧用“冲稳保”策略?专家:做好“八个看”

时间:2021/6/25 8:05:01 点击:

  都市信息中国都市信息报讯:记者王婧 今年是广东新高考落地元年。志愿数量从15个增加到45个,要如何填报?广东的“院校专业组”有什么特别之处?本期“招办主任教你填志愿”邀请广州华商学院校长助理(协管招生工作)黄伟新为大家答疑解惑。

  了解变化 提前做足功课

  今年,考生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填报志愿。黄伟新认为,“院校专业组”设置体现了人文关怀。在此志愿填报模式下,考生可从优先专业的角度和意愿来选择高校和专业,即可选择符合选考要求的某个院校1个专业组,也可以选择这个院校的多个专业组,还可避免因分数不够或身体条件不符合而被调剂到专业组外的专业或退档等风险。招生院校则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可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际,将每个志愿细化到专业组,更加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

  今年的“院校专业组”志愿填报有很多新变化,首先要求考生的首选科目和选考科目要符合拟填报“院校专业组”的选考科目要求。其次,考生要注意再选科目的具体要求,一般再选科目有3种要求,一是提出1门再选科目,二是提出2门再选科目,三是提出2门再选科目但只需选考其中任意1门。

  黄伟新提醒,考生在填报志愿前一定要做足功课,认真查看拟报学校专业组要求和招生计划,具体可通过广东省招生办编印的《广东省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目录》来查阅。

  尽量填满45个志愿 不要浪费

  “新志愿填报模式下,‘冲稳保’策略一定可行,而且尤其重要,考生一定要合理用好这个策略,科学、合理地填报志愿。”黄伟新说,考生使用“冲稳保”策略时,首先注意做好 “八个看”:看政策文件,看招生章程,看专业目录,看科目要求,看参考数据,看报考院校,看冷热专业,看职业规划。另外还要注意“三个关键”:客观定位、合理梯度、冷热搭配。

  他建议,不同分数段的考生可根据本人的成绩排位来筛选拟报考院校范围,然后在广东省教育考试服务中心免费提供的《志愿填报辅助系统》中查询拟报考院校近三年的各专业最低成绩排位,与拟报考专业组的各专业对应,再根据今年院校公布的招生计划、报考要求等进行选择“院校专业组”志愿。

  根据“冲稳保”策略,考生在45个志愿中,前面一部分志愿可选择比本人成绩排位略高或相当的院校和专业“冲”一下,然后选择排位相当及靠后一点的院校和专业作为比较稳的志愿,最后一定要找排位比较靠后的、可以确保自己在“冲不上”“稳不住”时还有最后的选择。

  “建议考生尽量填满45个志愿,不要浪费志愿。”黄伟新说,同时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冷热搭配。对于分数较低的考生,尽量选择“服从调剂”以降低被退档的风险,对于“冲”和“稳”的志愿,一定要清楚如不服从调剂可能出现的后果。

  理解“平行志愿” 避免高分退档

  “我最想提醒考生的是,要正确理解‘平行志愿’投档原则,以往有不少考生和家长因为踩入了‘平行志愿’的误区,最后出现高分退档的情况,真的很可惜。”黄伟新提出,有考生认为,我的分数高,我就选择不服从专业调剂。在投档到某个“院校专业组”后,因为选择的都是热门专业,在所填报的专业组内的6个专业均无法录取,学校只能作退档处理。这时,考生可能会说,退档就退档,反正后面还有几十个志愿呢。

  黄伟新说,这个理解是有误的,因为“平行志愿”录取时是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他进一步解释,高考录取的流程的第一步是省招办根据同批次、同科类的考生排位进行一次性投档,也就是根据考生的分数排队,高分考生先投档,一旦投档出去,该考生其他所有志愿全部作废;第二步是在所有考生投档结束后,再由招生院校根据投档考生进行分专业录取,退档就出现在这个环节。学校退档后,省招办不会再给退档考生投到后面的任何一个作废志愿,只能是等该批次有征集志愿时重新填报才有机会再次投档和录取。

 来源:不详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搜索导航右侧广告位
  • 大名:
  • 内容: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文章发布 | 在线留言 | 法律支援 | 人员认证 | 投诉建议 | 合作联盟 | 版权所有 | 本站wap手机访问
  • 中国都市信息网(www.chinadsxx.com) © 2023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阳光·绿色网络工程 |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 网络视听许可证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中国都市信息网站信息来自互联网,请谨慎采用!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撤稿,合作 请联系编辑部 QQ:709930867 电话:010-88057186 核实后处理

    中国都市信息网 版 权 所 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证040089号-1